联系人:毛晨光(经理)
技术支持:13901513974
咨询电话:18906178948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行业分析:解析低谷前行的智慧
时间: 2015-08-29 10:35 点击: 次
自1975年在中国市场实现“零”的突破以后,卡特彼勒经过40年耕耘,在华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产业链协同,追求与合作伙伴共赢的做法在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无锡泰源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记者在采访卡特彼勒有关高层人士和参阅《卡特彼勒之道》一书后,就这家全球领先企业的典型经验进行了分析梳理点评,形成了这组系列报道,以期读者能有所借鉴。
“不谙变通者,必将毁于执。”——老子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现持续性下滑,设备制造商、供应商、代理商无不业绩惨淡。不过,在中国市场一直低调的卡特彼勒近一两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在行业总体止步不前的大环境下稳步趋增,这个现象值得我们了解和分析。
卡特彼勒并非总是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这家行业巨头也曾深陷泥沼、举步维艰。即将在中国出版的由美国商界成功人士格里格和詹姆士合著的《卡特彼勒之道》一书详细描述了这家公司战胜危机的过程。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卡特彼勒公司净运营资本和现金出现巨大亏损。1982年,公司亏损1.8亿美元。1983年的情况更加糟糕,亏损达3.45亿美元,1984年更是达到了亏损的顶峰——4.28亿美元。巨额亏损向公司、员工、以及卡特彼勒所在的整个地区泼了一盆冷水。链接阅读:万亿市场待挖,工程机械企业要抱团出海
然而,卡特彼勒痛定思痛,选择了迎难而上。当时的首席执行官采取了稳固商业模式、遏制亏损、改造机器设备、重组公司架构、激励员工进行全球化的团队合作、实现分公司赋权的本地化等重要举措,让公司几乎彻底改头换面。
最终,卡特彼勒在业内树立了低成本、精益制造、优质的品牌形象。这一次的变革,也让外界对卡特彼勒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本世纪之初开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走过了“黄金十年”,一批高速增长的本土品牌企业支撑着这个行业的大半壁江山。但对于多数成立时间不过三四十年的这些企业来说,最近三年持续的业绩下滑,是一次从未有过的“过山车体验”。
上一篇:2015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下一篇:中国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市场现状分析